游客
题文

25 ℃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ΔH>0
D.2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沉淀溶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条件中,两种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6和NO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36.5 g HCl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cm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cm3,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 mol/L
B.所得溶液中含有NA个HCl分子
C.36.5 g HCl气体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ω=36.5 c/1 000ρ

某同学欲配制符合下列条件的溶液,其中可能实现的是(  )

A.只含0.1 mol Na、0.2 mol Mg2、0.1 mol Cl和0.1 mol NO的溶液
B.只含0.1 mol NH4+、0.1 mol Ca2、0.1 mol CO32—和0.1 mol Cl的溶液
C.为了通过测定pH的大小,达到比较HCl和CH3COOH酸性强弱的目的,分别配制100 mL 0.1 mol/L的NaCl溶液和CH3COONa溶液
D.仅用1 000 mL的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58.5 g NaCl固体和水配制1 L 1 mol/L的NaCl溶液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分子直径比Na
D.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
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与放热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