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色透明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H+ Na+ S2- CO32- | B.H+ Ca2+ MnO4![]() ![]() |
C.K+Ca2+ Cl![]() ![]() |
D.Cl![]() |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 mL浓度为10.00 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 mol |
B.n(Na+)∶n(Cl-)可能为7∶3 |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25 |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
二氯化二硫(S2C12)可用作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常温下它是橙黄色有恶臭的液体,它的分子结
构与H2O2相似,熔点为193 K,沸点为411K,遇水很容易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褪色,
S2C12可由干燥的氯气通入熔融的硫中制得。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S2C12晶体中不存在离子键 |
B.S2C1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C.S2C12在液态下不能导电 |
D.制备S2C12的反应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某溶液中含有AlO2-、SO、SO
、Na+,向其中加入Na2O2后,溶液中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离子是
A.SO![]() |
B.Na+ | C.AlO2- | D.SO![]() |
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ρ="(17V+22400" )/ (22.4+22.4V) | B.用水稀释该溶液,OH—的物质的量增加 |
C.该溶液中共有6种微粒 | D.C="1000Vρ/(17V+22400)" |
在80 g密度为d g·cm-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 g Fe3+,则此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单位为mol·L-1)
A.15d/16 | B.5d/16 | C.3d/8 | D.5d/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