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多 | B.气候变化 |
| C.森林破坏 | D.围湖造田 |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问题。
“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时,纽约(西五区)时间为
| A.24日2l时05分 | B.24日5时05分 |
| C.25日7时05分 | D.25日2l时05分 |
图中示意的c行星是
| A.地球 | B.火星 | C.木星 | D.土星 |
图中示意的e行星
| A.没有卫星 | B.距太阳1.5亿千米 |
| C.质量最小 | D.体积最大 |
对某地(30°E、20°N)的正确描述是
| A.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且有两次直射机会 |
| B.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不长 |
| C.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
| D.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 |
北极圈以内到处出现极昼现象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 C.9月22日前后 | D.12月22日前后 |
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 |
|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 |
| C.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 |
| D.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 |
下列地理现象中,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
| A.杭州夏季昼长夜短 | B.南半球河流右岸多沙滩 |
| C.东海潮汐周期性变化 | D.南极洲夜空常出现极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