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甲的光电门传感器是测定物体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的仪器.其原理是发射端发出一束很细的红外线到接收端,当固定在运动物体上的一个已知宽度为d的挡光板通过光电门挡住红外线时,和它连接的数字计时器可记下挡光的时间△t,则可以求出运动物体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大小.

(1)为了减小测量瞬时速度的误差,应该选择宽度比较      (选填“宽”或“窄”)的挡光板.
(2)如图乙所示是某同学利用光电门传感器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该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小车每次都从同一位置A点由静止释放.
①如图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板的宽度d=      m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乙A点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记下挡光板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问间隔△t=0.02s,则小车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
②实验中设小车的质量为m1,重物的质量为m2,则在m1与m2满足关系      时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与重物的重力大小相等;
③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2和对应挡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并算出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关系图象,可间接得出小车的加速度与力之间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      (选填“v2﹣m1”或“v2﹣m2”)图象;
④某同学在③中作出的线性关系图象不过坐标原点,如图丁所示(图中的m表示m1或m2),其可能的原因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时,某同学测得的数值大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引起这一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A.摆线上端未系牢,摆动中松驰了
B.把摆线长当摆长
C.把摆线长加摆球直径当成摆长
D.测量周期时,当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启动秒表并数下“1”,直到第30次同向过平衡位置时制动秒表,读的经历时间t,用周期T=t/30来进行计算

多用表在测量时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当转换开关分别指示的位置如图20-8(a)、(b)、(c)时,多用表的读数分别为:

(a)挡的读数的_________________.
(b)挡的读数的_________________.
(c)挡的读数的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电流表和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可以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在所用器材中电流表A量程为0~0.6~3A,定值电阻R和R的阻值都约在5~10Ω之间.电源为一节干电池,还有开关S、单刀双掷开关S及电线若干.
(1)请按如图3-83所示电路图要求在如图3-84所示实物图上连线.
(2)若考虑到电流表内阻rA对测量的影响,那么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有E________E,r________r(选填“>”、“<”或“=”)

我们可以利用气垫导轨、光电门及计时器和滑块来探究两物体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动量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将滑块前端沾上橡皮泥(橡皮泥质量不计),只在滑块1(质量为230g)上安装U型挡光片(如图单边加中间宽度d为0.03m),把滑块2(质量为216g)放在两个光电门之间,先给滑块1某一初速度,通过光电门B后与滑块2相碰撞,并粘合在一起通过光电门A,由电子计时器读出两次时间间隔分别为0.05342s和0.10500s。则碰前滑块1的动量为P1=;碰撞后,两滑块一起运动时的总动量为P2=。(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使质量为mA 的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把质量为mB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三个落地处。

①请在图中读出OP=cm。
②由图可以判断出R球的落地点,Q球的落地点。
③为了验证碰撞前后动量守恒,该同学只需验证表达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