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质子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出发,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从A点运动到B点,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
B.电场线的方向由B指向A
C.质子的电势能减小
D.A、B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满足EA<EB
如图所示,一长为2L的直导线折成边长相等、夹角为600的V形,并置于与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当在该导线中通以电流强度为 I的电流时,V形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
A.0 | B.0.5BIL |
C.BIL | D.2BIL |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荷在某处不受电场力的作用,则该处电场强度为零 |
B.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不受磁场力的作用,则该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
C.表征电场中某点电场的强弱,是把一个检验电荷放在该点时受到的电场力与检验电荷本身电荷量的比值 |
D.表征磁场中某点的磁场的强弱,是把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该点时受到的磁场力与该段导线的长度和电流乘积的比值 |
在物理学中许多规律是通过实验发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麦克斯韦通过实验首次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
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
C.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 |
D.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为m1、m2的物块1、2拴接,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上端与物块2拴接,下端压在桌面上(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施力将物块1缓慢地竖直上提,直到下面那个弹簧的下端刚脱离桌面,在此过程中,物块1和物块2各升高的距离为()
A.(m1+m2)g/k2;m1g/k2; |
B.(m1+m2)g(1/k1+1/k2);m1g/k2; |
C.m2g/k1;m1g/k2; |
D.(m1+m2)g(1/k1+1/k2);(m1+m2)g/k2 |
如图所示,m、M处于静止状态,mg sinθ> Mg,在m上再放上一个小物体,m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则:
A.绳的拉力增大 |
B.m所受的合力不变 |
C.斜面对m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
D.斜面对m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