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射了一颗地球资源探测卫星,发射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距离地面50km的近地圆轨道1上,然后变轨到近地点距离地面50km、远地点距离地面1500km的椭圆轨道2上,最后由轨道2进入半径为7900km的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P点,轨道2、3相切于Q点.忽略空气阻力和卫星质量的变化,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卫星从轨道1变轨到轨道2需要在P处点火加速 |
B.该卫星在轨道2上稳定运行时,P点的速度小于Q点的速度 |
C.该卫星在轨道2上Q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3上Q点的加速度 |
D.该卫星在轨道3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1的机械能 |
关于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描述角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
B.它是描述线速度大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
C.它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
D.它是描述角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
如图所示,M、N是两个共轴圆筒横截面,外筒半径为R,内筒半径比R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筒的两端是封闭的,两筒之间抽成真空,两筒以相同的角速度ω绕其中心轴线(图中垂直于纸面)作匀速转动。设从M筒内部可以通过狭缝s(与M筒的轴线平行)不断地向外射出两种不同速率v1和v2的微粒,从s处射出时的初速度的方向都是沿筒的半径方向,微粒到达N筒后就附着在N筒上.如果R、v1和v2都不变,而ω取某一合适的值,则()
A.有可能使微粒落在Ⅳ筒上的位置都在a处一条与s缝平行的窄条上 |
B.有可能使微粒落在N筒上的位置都在某处,如b处一条与缝s平行的窄条上 |
C.有可能使微粒落在N筒上的位置分别在某两处,如b处和c处与s缝平行的窄条上 |
D.只要时间足够长,N筒上到处都落微粒 |
机械手表的分针与秒针从重合至第二次重合,中间经历的时间为()
A.![]() |
B.1 min | C.![]() |
D.![]() |
传感器可将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起自动控制作用。如计算机鼠标中有位移传感器,电熨斗、电饭煲中有温度传感器,电视机、录象机、影碟机、空调机中有光电传感器……演示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0-2-17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杆P,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X,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产生变化 |
B.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 |
C.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
D.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 |
如图所示是一电路板的示意图,a、b、c、d为接线柱,a、d与220V的交流电源连接,ab间、bc间、cd间分别连接一个电阻。现发现电路中没有电流,为检查电路故障,用一交流电压表分别测得b、d两点间以及a、c两点间的电压均为220V,由此可知
A.ab间电路通,cd间电路不通 |
B.ab间电路不通,bc间电路通 |
C.ab间电路通,bc间电路不通 |
D.bc间电路不通,cd间电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