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电解质甲、乙、丙、丁分别溶于水,电离出NH4+、Ba2+、H+、Mg2+、OH—、Cl—、HCO3—、SO42—。(每种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离子各不相同)。已知:①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②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四种物质中一定有共价化合物 |
B.四种物质中一定有Ba(OH)2 |
C.丙溶液中含有NH4+ |
D.丁溶液中含有HCO3— |
某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4,该元素的离子与跟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
A.K2S | B.MgO | C.MgS | D.NaF |
可用来判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A.原子电子层数的多少 | B.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 |
C.等物质的量的金属置换氢气的多少 |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
某粒子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18个中子,则这粒子是
A.氩原子 | B.氯原子 | C.氯离子 | D.硫离子 |
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 | B.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 |
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 D.电子运动有一定的轨迹 |
某厂在山坡坑道的仓库里贮有氯气钢瓶。某天,有一只贮有氯气的钢瓶损坏,造成氯气泄漏,在场工人采取以下措施,请选择填充并简述理由。
(1)处理钢瓶的方法正确的是,简述理由。
A、钢瓶推到坡下的小河里
B、把钢瓶丢到深坑里,用石灰填埋
C、把钢瓶扔到农田中
(2)钢瓶处理后,工人应立即,简述理由。
A、转移到坡下B、转移到坡上
(3)若在场工人没有防毒面具,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最适宜采用的物质是。
A、NaOH B、NaCl C、Na2O2 D、Na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