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吲哚乙酸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吲哚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吲哚乙酸与苯丙氨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
| B.吲哚乙酸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
| C.1 mol吲哚乙酸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可以消耗5 mol H2 |
| D.吲哚乙酸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共有四种结构 |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沸点:
B.熔点:
C.酸性:
C.碱性:
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b | B.离子的还原性:Y2->Z- |
|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 D.原子半径X<W |
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 |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
C.NaCl的电子式:![]() |
D.N2的结构式:∶N≡N∶ |
下列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 A.HCl | B.Na2O2 | C.C2H2 | D.CH4 |
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B. A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
C. A的氧化物的熔点比C的氧化物高 D. A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