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应Fe(s)+CO2(g)FeO(s)+CO(g) △H1,平衡常数为K1;
反应Fe(s)+H2O(g)FeO(s)+H2(g) △H2,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
700℃ |
900℃ |
K1 |
1.47 |
2.15 |
K2 |
2.38 |
1.67 |
①反应CO2(g) + H2(g)CO(g) + H2O(g) △H,平衡常数为K,则△H= (用△H1和△H2表示),K= (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能判断CO2(g) + H2(g)CO(g) + H2O(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 v逆(H2O) D.c(CO)= c(CO2)
(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 △H > 0,CO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 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2.0mol·L-1,则平衡时C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
(共13分)
(1)、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 ①KNO3、 ②Na2CO3、③NaHCO3、④NaHSO4、⑤CH3COOH、⑥NaOH、⑦NH4Cl,p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序号)
(2)、将AlCl3溶于水后,经加热蒸发、蒸干,灼烧,最后所得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下列盐溶液能发生水解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不能发生水解的写“不发生水解”字样,并说明溶液的酸碱性
K 2CO3溶液呈性;
Na2SO4溶液呈性;
CuCl2溶液呈性;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
系是。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态。
(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反应(放热或吸热)。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有机物A、B、C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A中氧的质量分数为23.53%,且氢原子和碳原子数目相等,A的分子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的2倍。在稀硫酸中加热A,可生成B和C,B、C均不与溴水反应,但B能与碳酸氢钠反应而C不能。试求:
(1)A的分子式;(2)A、B、C的结构简式。
在实验室里使稀盐酸与锌起反应,在标准状况时生成5.6 L氢气,计算(1)需要多少摩的锌?(2)需要2 mol / L 的盐酸多少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