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B.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时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的现象。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集资料制作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霜期表”。据此回答题。

纬度
23.5°N
30°N
40°N
45°N
霜期时长
5天
15天
55天
105天

材料中不同地区霜期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强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

读下图,完成题。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读下图,回答题。

该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该地貌

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 B.与化学作用的无关
C.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 D.形成于各地带的岩浆岩地区

读图,完成题。

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地堑、向斜山景观的分别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有关火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一定会形成大理岩
B.日本的富士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C.火山是由岩浆逐渐冷却堆积而成的
D.岩浆岩不能转化为其他岩石,只能转化为岩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