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春分节气在每年公历3月21日前后,秋分节气在每年公历9月23日左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古诗《春分 七绝・苏醒》中说“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引起诗中描述的天气系统是( )
A.夏威夷高压 | B.热带气旋 |
C.锋面系统 | D.亚洲高压 |
有谚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秋分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
A.东北平原 | B.华北平原 |
C.海南岛 | D.准噶尔盆地 |
读1950~2010年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图11),回答27~28题。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时间是
A.20世纪50年代 | B.20世纪70年代 |
C.20世纪80年代 | D.21世纪初 |
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有必然联系的是
A.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 B.绿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加剧 |
C.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 D.造成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
读某城市空间结构图(图10),回答25~26题。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A.同心圆模式 | B.扇形模式 | C.多核心模式 | D.田园城市模式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是低级住宅区 | B.⑤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
C.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 D.②处宜布局化学工业 |
我国在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2011年4月28日发布普查数据(如图9)。据此完成23~24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
B.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负担较轻 |
C.摸清各行业人口分布,为产业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
D.本次普查因流动人口数量多,普查难度大 |
通过人口普查可以获得的相关信息有
①人口数量
②人口构成
③人口合理容量
④城市化水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图8为中心地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22题。与乙相比,甲中心地
A.级别高 | B.同等级中心地数量多 |
C.服务范围小 | D.提供商品货物种类少 |
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说明
A.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降低 |
B.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
C.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
D.大城市经济发展停滞,生活水平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