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
|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
|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
|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看法时,引用了台湾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 “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丘逢甲这首诗创作于 1896年
②两位领导人都表达了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政治立场
③这首诗表达了台湾人民对《辛丑条约》割让台湾的悲愤心情
④实现统一是台海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 A.互相矛盾 | B.大同小异 | C.完全一致 | D.互为补充 |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
|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
|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
|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編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全备,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有何影响?
|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
|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
|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沒有影响 |
|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
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 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
| 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