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下图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股份票证。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证明中国已成为市场化国家
C.表明中国出现招商引资的股份制经营方式
D.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活跃

汉口市政府在1928年发布了提倡国货的法令,声称“提倡国货,为救国要图”, 1935年7月汉口《商报》报道:“在新市场举办了国货展销会,展出沪厂78家,汉厂51家,共45大类1000多种商品种类。……第一天销售额就达169.356.17元。”国货运动在当时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制约了中国对外交流
B.刺激了列强侵略野心
C.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强化了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C.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D.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据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位售价下降了25%左右,棉布的进口量增加了27%。到90年代出现了“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人们喜欢洋布衣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