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     )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西方民主思想改变了“华夷”观
C.近代中国外交的不平等地位 D.“中体西用”思想受到严重冲击

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下列各项中与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一致的是

A.“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法国一处大教堂保留了大量15世纪农民的遗嘱,遗嘱的内容表明农民捐献给教会的财产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当时的法国

A.社会生产力日趋凋敝 B.天主教会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C.农民的收入日趋减少 D.基督教新教的影响力日渐增大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17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A.政治革命改变了贵族的生活方式
B.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生活
C.经济生活的变迁改变了欧洲的阶级关系
D.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固有的等级观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