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醚(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4XCH3OCH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C2H5OH | B.H2 | C.C2H4 | D.H2O2 |
如图是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将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D.参加反应与
个数比为 2: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B.
滴加液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
倾倒液体
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闪耀理性光辉。对下列古诗词划线部分隐含的化学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成钢
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常温下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渐加水
B.向装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
C.向装有等质量锌、铁的两只烧杯中分别滴加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D.向装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物质质量/g |
8 |
2 |
8 |
12 |
反应后物质质量/g |
4 |
16 |
X |
2 |
A.反应后X的值为8g
B.参加反应的甲、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5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