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B、C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1)实验时,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亮.但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小明灵机一动,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因此他认定两灯是串联的,小明的方法是 __ ,理由是 __ 。
(2)电流表由某处改接到另一处进行电流的测量,此过程中需拆接电路,此时开关应 __,如不能确定所测电流的大小,选用量程的规范操作是 __ 。
(3)该同学表格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__ ;图乙中的实验现象说明 __ .
|
A处的电流IA |
B处的电流IB |
C处的电流IC |
第一次 |
0.10 |
0.12 |
0.22 |
第二次 |
0.20 |
0.24 |
0.44 |
第三次 |
0.25 |
0.30 |
0.55 |
(4)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 __ (选填“一”或“二”)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 __ .
翔翔在家探究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6所示。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A、B两图可知,鸡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N。
(2)根据B、C两实验,他就得出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你认为对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在图6实验中,你还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写出一个)
![]() |
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刻度是_______g/cm3,容器的质量是g。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液体体积V/cm3 |
15 |
22 |
50 |
80 |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
67 |
72.6 |
95 |
119![]() |
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g.
小明注意家里摆钟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如图所示的单摆(即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越长,
周期T越(选填“长”或“短”)。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右图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像。
(3)分析右图所示图象,可知实验中用的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l成关系。
(4)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明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是怎么做的?
(5)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钟摆的长度?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最后两空填“左”或“右”)
上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1 |
1.5 |
10 |
1 |
15 |
2 |
1 |
20 |
10 |
|
3 |
1 |
20 |
1.5 |
10 |
(1)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2)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