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 2 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的名称分别是操作① ,④ 。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固体 变质(选填“已”或“未”)。
(3)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
(4)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 ,
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 。
铁及铁的合金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
(1)生活中常使用铁锅炒菜,这是利用了金属的性。铁生锈的条件是。
(2)向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废液中加入某种金属,可回收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以硫铁矿【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FeS2)】为原料可生产硫酸,炉渣回收可炼铁。其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①上述流程出现的物质中,硫元素显+6价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②炉渣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将硫铁矿和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S2 +2Fe2O3 + 8SO2
元旦联欢会上,班长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物质接龙、首尾相连。
(1)A、B、C、D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他们之间存在着顺时针转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若其中A能够供给动植物呼吸,C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且A、B、C、D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则A的化学式为,写出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D→A的反应类型是
(2)小明同学觉得这个游戏很有趣,于是设计了图2的反应关系图,其中E、G、M、Q、R也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若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Q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物质G的用途是。
下列字母表示的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1) A、B、C均为氧化物,A、B组成元素相同,A、C均能分别转化成B,且B与C能发生化学反应。C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3:8。则A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2) 固体单质F在E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C和D。E为气体单质,D与E反应生成C,则F的化学式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某气体是由C、D、E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组成该气体的两元素的质量比为3:5,将该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则该气体中一定有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有__________。
A~F分别是氧气、氢气、氮气、一氧化碳、水、甲烷六种物质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C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C与D分别在B中燃烧均能生成F,F在常温下是一种液体化合物,A是一种有毒物质。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为__________,D为_________,E为_________,F为_________。
(3)根据以上的推断,请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与B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与B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A是一种绿色粉末状固体,D是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丙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D;
(2)丙在甲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丙反应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