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的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统一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
B.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
C.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
“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能够说明
①保留了传统特色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
③改革开放,人们收人增加④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A.实施群体不同 | B.享受权利不同 | C.社会制度不同 | D.主要作用不同 |
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的原因和条件是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②国民经济的恢复
③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④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08年上映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 B.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 |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 | D.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
一位同学在查阅史料时发现有如下表述:“思想界大飓风”,“欢呼三贼罢官”,“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旗为五色,民众笑开颜”。以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 |
B.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共对峙、国共合作 |
D.戊戌变法、五四运动、国共合作、战略转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