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DNA复制过程中,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物质M的催化作用下打开氢键,引物与单链结合,物质L将游离的物质P一个个连到引物的一端,当子链即将完成复制前,引物将被切去,形成的缺口会被L通过一系列反应来补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M、L和P分别指解旋酶、DNA聚合酶和核糖核苷酸
B.DNA复制过程中游离的物质P需要特定搬运工具才能到达特定位置
C.物质P共有5种
D.DNA复制n次,子代DNA中不含母链的比例是1-2 1-n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多室为显性,植株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三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育种者用纯合红色两室矮茎番茄与纯合黄色多室高茎番茄杂交。下列对实验与结果预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三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F1可产生8种不同基因组合的雌雄配子
C.F2代中的表现型共有9种
D.F2代中的基因型共有27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生态系统至生物体和细胞的各级水平上分析,它们都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转变、输出等变化。下列描述错误的

A.各种生物大分子是以碳元素构成的链或环为基本结构的。
B.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形式的转化过程是: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C.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草→兔→狐”这一食物链,兔经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包括了通过兔子的粪便流人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D.人体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与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之间存在反馈调节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

A.上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B.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C.上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开始
D.上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螳螂是一种中至大型昆虫。肉食性,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有些种类进行孤雌生殖(未受精的卵细胞单独发育成个体)。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体色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螳螂为了适应环境,体色朝与环境相似的颜色变异,得以进化
B.螳螂常有大吞小,雌吃雄的现象,体现了种间激烈的竞争关系
C.孤雌生殖说明了未受精的卵细胞具有全能性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食物链上看,螳螂属于初级消费者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人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B.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
C.人遇寒冷环境时,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降低
D.人体被病毒感染时,体内产生抗体,能通过裂解靶细胞将病原体清除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