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 |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
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b—黑色、Cc—乳白色、Cs—银色、Cz—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据此分析:( )
交配 |
亲代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 |
|||
黑 |
银 |
乳白 |
白化 |
||
1 |
黑×黑 |
22 |
0 |
0 |
7 |
2 |
黑×白化 |
10 |
9 |
0 |
0 |
3 |
乳白×乳白 |
0 |
0 |
30 |
11 |
4 |
银×乳白 |
0 |
23 |
11 |
12 |
A.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
B.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
C.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
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四种毛色
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Bt)导入棉花,筛选出Bt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下图表示其中的三种情况(黑点表示Bt基因的整合位点,Bt基因都能正常表达)。这些植株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的顺序是( )
甲乙丙
A.甲=丙>乙 | B.甲>丙>乙 |
C.丙>甲>乙 | D.乙>甲=丙 |
下列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
关于下列遗传系谱(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病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
B.乙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 |
C.患乙病的男性一般多于女性 |
D.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 |
某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片有阔叶和窄叶两种,且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
亲代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及株数 |
||
父本 |
母本 |
雌株 |
雄株 |
|
1 |
阔叶 |
阔叶 |
阔叶234 |
阔叶119 、窄叶122 |
2 |
窄叶 |
阔叶 |
阔叶83、窄叶78 |
阔叶79 、窄叶80 |
3 |
阔叶 |
窄叶 |
阔叶131 |
窄叶127 |
对上表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根据第1组实验可以确定阔叶为显性
B.仅根据第2组不能确定叶形的遗传方式为伴性遗传
C.第2组母本为杂合子
D.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全为纯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