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请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单克隆抗体技术是______________技术中最重要的用途。将特定的抗原注入小鼠体内,其目的是使小鼠产生__________细胞。
(2)单克隆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合成与分泌单克隆抗体涉及到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骨髓瘤细胞与某些淋巴细胞混合在一起,细胞融合完成后,在培养基中有_____种两两融合的细胞,融合的原理是__________,融合的方法除了电激外,还可以用化学诱导剂__________或灭活的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经过了_____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得到的细胞是__________,该细胞的特点是既能在体外_____,又能分泌_____抗体。
为了探究酶的专一性,现用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两者都是非还原糖)以及α淀粉酶溶液、新制斐林试剂等材料进行实验。请把实验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然后按照下表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操作 顺序 |
操作项目 |
试管 |
|
1号 |
2号 |
||
A |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
2 mL |
- |
B |
注入蔗糖溶液 |
- |
① |
C |
注入② |
2 mL |
2 mL |
第二步: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 ℃左右的热水中,保持5min。
第三步:取出试管,各加入1 mL并振荡摇匀。
第四步: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放进50~60 ℃的热水中,保持2 min。
第五步: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内溶液发生的变化。
(2)实验最可能结果:。
(3)实验结论:。
(4)为什么在第二步里面要把试管下半部浸到60 ℃左右的热水中,保持5 min?
如图A、B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两个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
(1)该生物染色体复制前的染色体数目为条。该图表示(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判断理由是 。
(2)A图为细胞有丝分裂期,细胞内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个DNA分子。
(3)B图为有丝分裂期,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DNA复制发生在。 代表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平均距离的曲线是。
下面是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上面左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右图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15℃和25℃)下,某一光强度时氧气释放量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当右图纵坐标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氧气的净释放量和总量时,则它们分别是在光强度为________和________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2)若该植物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为0.8,在25℃条件下,1小时内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为________毫升。
(3)若该植物的呼吸商为0.8,在25℃、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2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2_______毫升。
(4)在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25℃时该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葡萄糖量是15℃时的________倍,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回答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问题。
下图中A~E表示5种细胞器,①~④表示从细胞中提取出来的4种有机物(①、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甲~丁表示细胞结构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填写数字或编号,在“”上填写文字)。
(1)能够合成③物质的细胞器有[ ](请填写相关字母)。
(2)具有物质①的细胞器是[ ](请填写相关字母),E与有关。
(3)④一般含有而③肯定不含的化学元素是。
(4)丙反应和丁反应两者都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丙反应中产生的[H]的去向是。
(5)请写出与丁反应相关的整个反应完整的反应式。
(15分)在治疗人类某些疾病时,人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得到的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形成相应的组织器官后,可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操作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进行图中过程①时,需将体内取出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至期,该期卵母细胞核的位置靠近,可用微型吸管将之与细胞核一并吸出。
(2)图中过程②表示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在发育培养液中完成,最终形成囊胚的过程。
(3)图中过程③④表示从囊胚中取出细胞,将其培养在细胞上,形成大量胚胎干细胞的过程。胚胎干胞在形态上的特性表现为。
(4)图中过程⑤表示在培养液中加入,就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用于患者的组织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