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酶分别作用于
a.ATP水解酶 b.解旋酶 c.纤维素酶 d.肽酶 e.DNA连接酶
A.肽键、氢键、原生质层、肽键、磷酸二酯键 |
B.氢键、肽键、植物细胞壁、磷酸基团、磷酸基团 |
C.高能磷酸键、脱氧核苷酸、细胞膜、肽键、磷酸二酯键 |
D.高能磷酸键、氢键、植物细胞壁、肽键、磷酸二酯键 |
将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比为3:2:1,则这批种子中,基因型为Aa的豌豆所占比例为
A.1/3B.1/2C.2/3D.3/4
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
甲、乙、丙个体的基因组成分别如图,若三者都产生了Ab、aB的配子,则下列个体及产生上述配子的机理对应一致的是
A.甲——同源染色体分离;乙——染色体变异;丙——基因重组 |
B.甲——染色体变异;乙——交叉互换;丙——同源染色体分离 |
C.甲——同源染色体分离;乙——交叉互换;丙——基因重组 |
D.甲——交叉互换;乙——染色体变异;丙——交叉互换 |
动态突变是指基因中的3个相邻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发生倍增而产生的变异,这类变异会导致人类的多种疾病,且重复拷贝数越多,病情越严重。下列关于动态突变的推断正确的是
A.可借助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
B.只发生在生长发育的特定时期 |
C.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有所增加 |
D.突变基因的翻译产物中某个氨基酸重复出现 |
如图为来自某二倍体生物的染色体模式图,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1和3为同源染色体、4和5为非同源染色体 |
B.4和5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
C.染色体l、2、3、4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细胞中 |
D.2和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以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