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B.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C.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甜菜块根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使块根为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则能使溶液变红。这是因为
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 |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 D.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
如图为某学生在做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对细胞影响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请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
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 |
C.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 |
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 |
对人红细胞和人造磷脂双层小胞(人造小胞)吸收葡萄糖和乙醇的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红细胞比人造小胞更容易吸收葡萄糖 | 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和乙醇的方式相同 |
C.人造小胞吸收葡萄糖和乙醇的方式不同 | D.人造小胞比红细胞更容易吸收乙醇 |
以洋葱为实验材料,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A.鳞片叶表皮细胞呈紫色,可用于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B.根尖细胞分裂旺盛,前期细胞可观察到四分体 |
C.内表皮颜色浅,可用于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的材料 |
D.根毛区细胞具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
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显微镜下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液泡缩小 | B.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 |
C.液泡颜色变浅 | D.细胞核位于原生质层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