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为ZW型性别决定,人类为XY型性别决定,则隐性致死基因(伴Z或伴X染色体遗传)对于性别比例的影响为
| A.鸟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 |
| B.鸟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 |
| C.鸟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 |
| D.鸟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 |
下图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一般地说,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B.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
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不同
D.a链中(A+T)/(G+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
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
|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 |
| 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
| D.碱基配对方式共有4100种 |
有100个碱基对的某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第4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
| A.900个 | B.600 | C.280 | D.320 |
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的连接是通过()
| A.肽键 | B.—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
| C.氢键 | D.—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