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氧气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特设计了甲乙两组实验,甲组中保留一定量的氧 气,乙组中没有氧气.底物均为葡萄糖,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组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右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6:5
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6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C.统计甲发酵罐中酵母菌数量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人一定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替代
D.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不能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B.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D.雄孔雀展现漂亮的羽毛吸引雌孔雀前来,属于物理信息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一”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可表示为:a→d→e→b
D.e每增加l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

草→兔子→狐狸→狼为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关于该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此食物链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化学能→光能→热能
B.兔子产生的粪便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而属于草的同化量
C.当狐狸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D.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狼个体体内的能量少于狐狸个体体内的能量

一块弃耕的农田,最后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