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党的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新的变化。我们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请运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对经济新常态加以分析说明。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发明了节能高效的“蓝色发光二极管”。中村修二曾经只是一个普通公司的职员,即使在1990年代作出了重大发现之后,仍然长期在地下室工作,只是到了2000年以后才被美国大学礼聘去做了教授。小职员何以能摘得诺奖桂冠?这与他们在科学道路上的坚守和探索精神密不可分。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科学并不只是存在于国家重金打造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企业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产生新思想、新科技的部门。很多人只关注了中村修二的小职员身份和低学历,却忽视了他对所在的企业的眼光和创新能力。
材料二:目前国内科研体制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通过行政化管理和市场化导向。行政的管理,导致了科研环境缺乏一个催生科学创新思维的温床,不能为原创性基袖研究留下足够的空间。而市场导向,或者说借鉴了新公共管理思想的简单化的产学研一体的导向,导致了对原创性基础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以及科学界的功利性行为。李约瑟研究发现:中国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执世界科技发展之牛耳,只是近代以后才开始落后于西方的。这就是李约瑟之谜(也称李约瑟问题)。
(1)有人说,是文化环境成就了中村修二。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培养创新意识以解李约瑟之谜。
(3)结合材料,就科技创新拟定两条励志名言,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20个字以内。

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竞争合作大有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也为全球经济企稳回升作出积极贡献。
材料一:(数据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

注:中国对外投资额超过吸引外资额,成为净资本输出国“只是时间问题”。“同比”是指与上一年同时期相比。
表:2011年—2014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及其盈利情况


对外直接投资额
(亿美元)
利润再投资额
(亿美元)
利润再投资占对外直接投资额比例
(%)
2011年
600.7
144
24
2012年
772.2
144
18.6
2013年
901.7
174
19.3
2014年
1028.9
168
16.3

注:对外直接投资利润再投资指对外投资获取的利润再次用于对外投资,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盈利水平;2005年到2013年,我国平均对外投资收益率是3.3%,和主要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回报水平差不多。
材料二:新年伊始,中国对外投资又传重磅消息:中国的复星集团收购法国知名旅游休闲企业——地中海俱乐部已成定局。纵观全球,复星收购绝非孤例,中国资本走出去已风生水起,诠释着中国从“世界工厂”到“世界投资人”的华丽转身。当下中国资本输出已进入“全球化轨道”,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
材料三:中国正努力让古老丝路恢复往日的辉煌,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认同和支持。“一带一路”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南部以及非洲东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44亿人口联系在一起,实现40多个国家的互惠共赢。2015年“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展开阶段。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有关知识,简述如何推动中国企业更好“走出去”。
(3)结合材料,说明“一带一路”战略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材料一: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科技落后,资本不足;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因此,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成了2014年APEC领导人会议热议的焦点,“一带一路”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拓展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空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材料二:参加北京APEC的各国领导人身穿“新中装”礼服集体亮相时,令人眼前一亮。“新中装”是设计团队对服饰文化积极探索的成果,它提取了传统文化中与时代文化相适应的元素,并与当今的审美需求、流行时尚相衔接,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知识,简述“新中装”的成功探索对国内服饰文化发展的启示。

“新常态”是时下的一个热词,从经济发展到政治生态、文化领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领域,已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某校高三时事社团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并搜集到以下信息,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其中的问题。
信息一:经济新常态
表1: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增长率
10.09
11.31
12.68
14.16
9063
9.21
10.45
9.30
7.70
7.70
7.40

表2: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

信息二:发展新动力 法治新思维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中国经济将从要素与投资驱动更多地转向改革与创新驱动——以市场改革开路,激发创新活力,从而增加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运用法治严格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新思维,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信息三:农民新生活
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平台,安徽将农民文化乐园定位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平台、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新时期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推进功能定位标准化。
(1)请你根据信息一中的表l、表2概括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特点。
(2)结合信息二信息,说明“以市场改革开路”与“树立法治新思维”是如何遵循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期间,安徽省代表团讨论说:’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政府是诚信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政府的以身作则、率先触犯对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引导者社会诚信建设的基本方向。建设诚信安徽,应以政府诚信引导社会诚信建设与个人诚信自觉。让公众感受到政府诚信的力度,才能在江淮大地形成风正气正、诚实守信的良好局面”。
材料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不是一向长期的系统工程。2014年8月发布的《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倡导德法并举,刚柔相济,把道德教化与依法制裁作为有效手段;把政府、企业、社会力量会给予推进诚信建设各方面面各环节;坚持问题导向、集中治理,力求在激励守信、惩戒失信上见成效。
(1)“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请结合“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阐述,安徽省建设诚信政府有何重要意义?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回应社会对诚信建设的共同期盼。
(2)简要分析材料二中推进诚信制度化的举措中所蕴含的辩证法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