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8.12”天津港爆炸中有一定量的氰化物泄露。氰化物多数易溶于水,有剧毒,易造成水污染。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 25℃)
Ki=1.77×10-4
Ki=5.0×10-10
Ki1=4.3×10-7
Ki2=5.6×10-11

 
(1)根据价键规则,写出HCN的结构式是          
(2)下列能用于判断氮、碳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气态氢化物沸点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
c.Al2O3 + N2 + 3C ="=" 2AlN + 3CO
d.单质晶体类型
(3)一定浓度的NaCN溶液pH=9,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呈碱性的原因是        ;通过列式计算“c(CN)与c(HCN)”的大小                       判断:c(CN        c(HCN)(填“>”、“<”或“=”)
(4)含CN的污水危害很大,处理该污水时,可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用NaClO将CN氧化成CNO。CNO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生成N2与CO2.某环保部门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该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并测定CN被处理的百分率。

将浓缩后含CN的废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其中CN浓度为0.05mol/L)200mL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使溶液全部放入乙中,关闭活塞。
①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乙中生成的气体除CO2、N2外还有HCl及副反应生成的Cl2等,上述实验是通过测定CO2的量来确定CN的处理效果.丙中加入的除杂试剂是    (填标号)。
(A)饱和食盐 (B)饱和NaHCO3溶液 (C)浓NaOH溶液 (D)浓硫酸
丁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戊中盛有足量的石灰水,若实验后戊中共生成0.8g沉淀,则该实验中CN被处理的百分率   80%(填“>”、“二”或“<”=)。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2 L 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 2NO(g)+ O 2 (g) 2N O 2 (g) H<0 体系中, n(NO) 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 s )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用 O 2 表示从0~2 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V=
(2)右图中表示 N O 2 浓度的变化的曲线是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v(N O 2 )=2v( O 2 )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v (NO) =2 v ( O 2 )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及时分离除 N O 2 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 O 2 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

常温下电解200 mL一定浓度的NaCl与CuSO4混合溶液,理论上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Ⅰ、Ⅱ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根据图中信息进行下列计算:

(1)原混合溶液NaCl和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t2时所得溶液的pH。
(3)电解至t3时,消耗水的质量。

(1)已知常温时32g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akg,写出甲烷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以甲烷为燃料和KOH溶液为电解质制成燃料电池。
其电池负极反应式是:
其电池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

(1)25时,将=9的NaOH溶液与=4的溶液混合,混合所得溶液的=7,则NaOH溶液与溶液的体积比为
(2)95时,若100体积1=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1与强碱的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3)95时,pH=2的某HA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5 ,则HA是(填“强酸”或“弱酸”)

DME(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可作为柴油的理想替代燃料和民用燃料,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新能源”。另外,二甲醚还被广泛用作致冷剂、气雾剂以及有机化工中间体。
(1)工业上一步法制二甲醚的生产流程如下:

工业制备二甲醚(CH3OCH3)在催化反应室中(压强2.0-10.0Mpa,温度230-2800C)进行下列反应:
Ⅰ.CO(g)+2H2(g) CH3OH(g)△H = —90.7kJ·mol—1
Ⅱ.2CH3OH(g) CH3OCH3(g)+H2O(g)△H = —23.5kJ·mol—1
Ⅲ.CO(g)+H2O(g) CO2(g)+H2(g)△H= —41.2kJ·mol—1
①反应器中总反应式可表示为:3CO(g)+3H2(g) CH3OCH3(g)+CO2(g),则该反应的△H =
②下列有关反应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在反应Ⅲ达到平衡后,若加压,则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B.某温度下,若向已达到平衡的的反应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O,则平衡右移、平衡常数变大
C. 若830℃时反应③的K=1,则在催化反应室中反应Ⅲ的K>1.0
(2)CO2是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目前,由CO2来合成二甲醚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化学反应是:2CO2(g)+6H2(g)CH3OCH3(g)+3H2O(g)△H>0。判断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容器中密度不变 B.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CO2,同时消耗1mol二甲醚
C.v(CO2)︰v(H2)=1︰3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3)二甲醚也可以通过CH3OH分子间脱水制得

,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上述平衡,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根据图中数据计算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②相同条件下,若改变起始浓度,某时刻各组分浓度依次为:
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_______(填“>”、“<”、或“=”)。
(4)下图为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电极是极。
②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