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
|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
|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
|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
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对于途径①,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
| B.Y可以是葡萄糖溶液 |
| C.CuSO4在1100℃分解所得混合气体X一定有O2 |
| D.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1 |
向足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一定量氯水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不一定显血红色的是
| A.氧化铁 | B.铜铁合金 | C.Fe(OH)3 | D.FeCl2 |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蓝色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气体,溶液变成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22.4 L SO2参加反应时,有2 NA个电子发生转移 |
|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
| C.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氧化产物 |
|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
下述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 A |
将S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
证明SO2有漂白性 |
| B |
向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0.005mol/L的FeCl3溶液和0.01mol/L的KSCN溶液,再滴加几滴饱和FeCl3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
探究增大反应物浓度时平衡移动的方向 |
| C |
将装有NO2和N2O4气体的连通球,一个置于冰水中,一个置于热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 D |
将CO2通入Na2SiO3水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
探究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 |
| B.CuSO4溶液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NH3-H2O=Cu(OH)2↓+2NH4+ |
| C.0.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Al3++ 2SO42-+ 2Ba2++ 4OH- = 2BaSO4↓ + AlO2-↓ +2 H2O |
|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 Na2O2+2Cu2++2H2O=4Na++2Cu(OH)2↓+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