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Fe2O3和Fe3O4组成的混合物W g,将其投入到V mL5mol/L的盐酸中,再加入22.4g铁粉,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4480mL。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颜色变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转移电子为1.0mol | B.W可能等于48.8 |
C.V可能等于360 | D.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二氯化二硫(S2C12)可用作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常温下它是橙黄色有恶臭的液体,它的分子结构与H2O2相似,熔点为193 K,沸点为411K,遇水很容易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褪色,S2C12可由干燥的氯气通入熔融的硫中制得。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S2C12晶体中不存在离子键 |
B.S2C1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C.S2C12在液态下不能导电 |
D.S2C12与水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32-⑥SO42-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序号 |
操作步骤 |
现象 |
(1) |
用pH试纸检验 |
溶液的pH>7 |
(2) |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
下层呈橙色 |
(3) |
向(2)所得水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4) |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B.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⑥
C.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D.肯定含有的离子只有④⑤
将液体A滴入烧瓶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A.水、氯化氢 |
B.硫酸、氨气 |
C.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硫 |
D.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碳 |
中科院化学所研制的晶体材料——纳米四氧化三铁,在核磁共振造影及医药上有广泛用途其生产过程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
FeCl3·6H2O FeOOH
纳米四氧化三铁
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纳米四氧化三铁可分散在水中,它与FeCl3溶液的分散质直径相当 |
B.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治疗疾病 |
C.在反应①中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OH+CO=2Fe3O4+3H2O十CO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中蕴含的元素有80多种,其中Mg、Br、I在海水中的总储量分别约为1.8×1015t、1×1014t、8×1010t。由于海水中镁的储量很大,工业上常以海水为原料提取镁,因此,镁元素被称为“海洋元素” |
B.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 |
C.硫酸工业中,从吸收塔上部导出的气体再次通入接触室进行二次氧化,进一步吸收后,二氧化硫的含量很少,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
D.阴极射线和α-粒子散射现象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