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号召“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并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说明( )
| A.马克思主义主要在工人中宣传 |
| B.李大钊认识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 C.李大钊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
| D.李大钊认为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接受马克思主义 |
一战中,德国军事当局遵循克劳塞维茨的理论,用最残酷的手段进行战争,认为“唯有用恐怖的方法,才能恫吓像法国人那样堕落的民族”。毒气战就是德国人采用的“恐怖的方法”之一。最早使用毒气弹的战役是( )
| A.马恩河战役 | B.索姆河战役 |
| C.凡尔登战役 | D.日德兰海战 |
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 A.英法比军队战斗力相对强大 |
| B.“施里芬计划”破产,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
| C.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 |
| D.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
要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直观的方法是阅读历史地图。从右边这幅地图中可以看出,德国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应当选择的战略是( )
| A.速战速决,避免两线作战 | B.突袭对手,两面出击 |
| C.积极防御,打阵地战 | D.诱敌深入,打运动战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 A.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步 |
| B.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
| C.传播了社会主义的观念 |
| D.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
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
|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 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
|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