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渝,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B.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
C.提高行政效率 | 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
下列关于选官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西周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度 ②战国,秦朝和西汉初年实行军功爵制度
③征辟制就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 ④科举制的实行是士族没落的必然结果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自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演变趋势是
①逐渐放松对地方的控制 ②分散地方管理权力,防止割据
③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④设置刺史等机构以监督地方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④ |
《汉书》载:“丞相初置吏员十五人,皆六百石,分为东西曹。东曹九人出督州为刺史。”由此看出当时刺史的任务是
A.选拔地方人才 | B.征收地方赋税 | C.监察地方官员 | D.管理地方行政 |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A.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 | B.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
C.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 D.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突出表现 |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 | B.察举制 |
C.刺史制度 | D.郡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