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公社的属于公社;国家的属于国家”,“巴黎所希望的政治统一,是所有地方主动的自愿联合”,“完全有权自己管理自己,但它不能管理整个法国”。“公社”成员的这些主张(    )

A.说明当时法国是联邦制国家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
C.折射了“公社”失败的必然
D.认可了“一票共和”的宪政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巴黎公社在民主制度建设上的创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托古改制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祖宗之法不足守

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A.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C.观看电影成为上海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D.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A.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生产关系的变革 D.金融资本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的对日战略方针是  

A.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B.发动群众,全面抗战
C.依赖国际援助,持久抗战
D.持久消耗,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