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    )

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 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
C.对独立参政的渴盼 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半匹红绫一丈绸,系向牛头充炭值”(白居易《卖炭翁》)充分反映了

A.唐朝时还存在着以物易物的交换情况 B.官府对手工业的控制和对工匠的剥削
C.唐朝时以物易物是主要的交换手段 D.官府对利用特权对人民的巧取豪夺

黄河被称为“母亲河”,她孕育了悠久的中华文明,关于中华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该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所以渔猎活动是我们祖先主要的生活方式
B.古代,在黄河流域形成的文明具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
C.黄河流域适宜于小国寡民的生存与发展
D.蚌埠双墩遗址是黄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优势 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反映了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根本变革
B.西方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B.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C.抛弃了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