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生实验事实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结论 |
A |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
B |
![]() |
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 |
C |
Mg(OH)2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 Mg(OH)2(s) ![]() |
该固体不溶于NH4Cl溶液 |
D |
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 |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弱碱性溶液中OH- 氧化了Mg |
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C2H4 CH4 | B.CO2 H2S |
C.C60 C2H4 | D.NH3 HCl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区都是金属元素 | B.s区都是主族元素 |
C.稀有气体在ds区 | D.所有非金属元素都在p区 |
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的是( )
A.BeCl2 | B.NH3 | C.BF3 | D.H2O |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
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 2+。 |
C.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乙醇,溶液将会没有发生变化,因为[Cu(NH3)4] 2+不会与乙醇发生反应。 |
D.在[Cu(NH3)4] 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
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
D.N原子的电负性比C原子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