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时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难溶电解质 |
Mg(OH)2 |
Cu(OH)2 |
Fe(OH)2 |
Fe(OH)3 |
溶解度/g |
9×10-4 |
1.7×10-6 |
1.5×10-4 |
3.0×10-9 |
沉淀完全时的pH |
11.1 |
6.7 |
9.6 |
3.7 |
在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中,常利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原理除去某些离子。例如:①为了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Fe3+,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反应,过滤结晶即可;②为了除去氯化镁晶体中的杂质Fe3+,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镁,充分反应,过滤结晶即可;③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Fe2+,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H2O2,将Fe2+氧化成Fe3+,调节溶液的pH=4,过滤结晶即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个除杂方案都能够达到很好效果,Fe2+、Fe3+都被转化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而除去。
(2)①中加入的试剂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中除去Fe3+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
(4)下列与方案③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B.将Fe2+氧化为Fe3+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难过滤
C.调节溶液pH=4可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
D.Cu2+可以大量存在于pH=4的溶液中
E.在pH>4的溶液中Fe3+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待测液放在锥形瓶中)
(1)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_____
(2)装待测液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_____
(3)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_____
(10分)金属氢氧化物在酸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控制溶液的pH,达到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见右图。
(1)pH=3时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化学式)
(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Fe3+,应该控制溶液的pH为
A.<1 B.4左右 C.>6
(3)在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___(能、不能)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理由是_________。
(4)已知一些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物质 |
FeS |
MnS |
CuS |
PbS |
HgS |
ZnS |
Ksp |
6.3×10-18 |
2.5×10-13 |
1.3×10-36 |
3.4×10-28 |
6.4×10-53 |
1.6×10-24 |
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2+、Pb2+、Hg2+,最适宜向此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除去它们。
A.NaOH B.FeS C.Na2S
(8分).处理含C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g)。发生反应为:
(1)已知:CO(g)+O2(g)=CO2(g)△H=-283.0kJ·mol—1
S(g)+O2(g)=SO2(g)△H=" -" 296.0 kJ·mol—1
试写出利用上述方法处理烟道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CO和2molS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CO(g)+SO2(g)S(g)+2CO2(g),CO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
①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②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填数值)。
③2min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向移动的是
a.选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及时分离出二氧化碳 d.增加SO2的浓度
(14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离子不含电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反应生成盐F;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4,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C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元素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A、C、E间可形成甲、乙两种微粒,它们均为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且甲有18个电子,乙有10个电子,则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F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其水溶液呈酸性,请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5)D和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A和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反应产生C单质,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14分).利用右图装置收集以下几种气体(图中烧瓶位置不得移动)
H2、Cl2、NO2、HCl、NH3、NO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在烧瓶中可收集到的气体
(2)若烧瓶中充满水,可收集到的气体是
这时气体由口进入
(3)若烧瓶中装入浓硫酸进行气体干燥,则不能用该装置干燥的气体是
干燥其它气体时由口进入
(4)若烧瓶是干燥的,不能用此装置来收集的气体是,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