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转折点”是指( )
| A.以和平方式结束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
|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平衡 |
| D.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以正式确立 |
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决定发动土地革命,以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
| B.对农民所受的各种痛苦的表示深切同情 |
| C.已充分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大作用 |
| D.决定开辟农村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这样记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 A.武汉会战 | B.太原会战 | C.淞沪会战 | D.徐州会战 |
毛泽东曾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回顾历史,“孙中山和我们具有不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20世纪20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为了“达到这样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孙中山()
①将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主义
②改组国民党,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③决定“以美为师”,同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④组织工人运动,掀起工农运动的高潮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内容不能作为直接依据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
| B.赔款2100万银元 |
| C.开放五口通商口岸 |
| D.与英国协定进出口中国货物的税款 |
关于明朝的内阁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由明成祖设立,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
| B.入阁官员最初是从身份低微的士人破格选用的人才 |
| C.由于担心威胁皇权,明朝皇帝曾以司礼监加以牵制 |
| D.它的设立,说明专制时代晚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