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整住宅区变得空荡荡,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有可能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上海的原因 |
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洋务运动的兴起 |
马克思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在“电力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关键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有
①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②内燃机的创制
③普朗克提出量子论④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用意大利方言创作、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的文学家是
A.薄伽丘 | B.但丁 | C.彼特拉克 | D.伏尔泰 |
陈独秀说“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宪法者,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也。以数千年前之残铹枯骨,人于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所结晶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陈腐死人之宪法,非我辈生人之宪法也”。这表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
A.主张把古代法律与现代法律相结合 | B.崇尚西方社会的现代法治 |
C.反对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道德 | 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
郑板桥主张绘画要“意在笔先”,“趣在法外”。与其主张相近的作品是
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下列不属于其“罪证”的是
A.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狗彘” |
B.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
C.指责皇帝“以一人疑天下,以一人私天下” |
D.主张“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