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
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之一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 |
B.B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两条染色体 |
C.C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 |
D.D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 |
萝卜和甘蓝杂交,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有个别的种子种下去后可产生能育的后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的自由组合 | B.基因突变 |
C.染色体结构变异 | D.染色体数目加倍 |
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与第Ⅲ号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交换 |
B.整个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 |
C.人的红细胞β珠蛋白基因中碱基对A-T替换成T-A |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
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
A.三倍体 | B.二倍体 |
C.四倍体 | D.六倍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