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
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
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知更鸟 |
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及演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这种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
B.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与植物的垂直分布有关 |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其食性有关 |
D.人类的活动可使演替偏离其自然方向 |
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火山岩上进行的是次生演替 |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
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物。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 |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
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
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