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全部存活,而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第一代后,再让第一代群体随机交配,所获第二代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的比例是
A.3∶2 B.1∶2 C.2∶1 D.3∶1
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有关的细胞器有]
A.液泡 | B.高尔基体 | C.线粒体 | D.内质网 |
将等量的、微量的NH+4、PO3-4、K+、Ca2+共同置于100 mL蒸馏水中,再放入一些新鲜的水稻根尖,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见下表)。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项目 |
H2O |
NH+4 |
K+ |
Ca2+ |
PO3-4 |
减少量 |
0% |
23% |
12% |
37% |
14% |
①根对水的吸收和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②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不是等比例进行的③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④根吸收矿质离子的过程不受温度的影响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C.只有①②③ D.都正确
如图所示,在火棉胶袋(半透膜)内注入淀粉和食盐溶液,插入细玻管后,用线系紧密封并使细玻管内的液面刚好高出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液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细玻管内液面上升 | B.细玻管内液面不变 |
C.烧杯内液体遇碘变蓝色 | D.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无变化 |
将新鲜马铃薯切成5cm的长条(粗细相同),分别放在浓
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约为30g·L-1 |
B.当溶液浓度为40g·L-1时,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 |
C.在溶液浓度为30g·L-1~90g·L-1的范围内,细胞壁有明显的收缩 |
D.在溶液浓度为20g·L-1,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 |
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