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
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 A.①③ | B.②⑤ | C.③⑤ | D.②④ |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Ba2++OH-+H++SO42-===BaSO4↓+H2O |
| B.铜片跟稀硝酸反应:Cu+NO3-+4H+===Cu2++NO↑+2H2O |
| C.醋酸除去水垢中的CaCO3:CaCO3+2H+===Ca2++H2O+CO2↑ |
| D.硫酸亚铁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2Fe2++H2O2+2H+===2Fe3++2H2O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H、D+、T2互为同位素 |
| B.H2O、CH3COOH、NH4HCO3都是电解质 |
| C.铝、铁、铜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 D.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航天飞机上的隔热陶瓷瓦属于复合材料 |
| B.水泥、陶瓷均为硅酸盐产品 |
| C.“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
| D.化学反应能够制造出新的物质,同时也能制造出新的元素 |
常温下,pH=1的某溶液A中含有NH4+、K+、Na+、Fe3+、Al3+、Fe2+、CO32-、NO3-、Cl-、I-、SO42-中的4种,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一定有NO3-、Al3+、SO42-、Cl-四种离子 |
| B.实验消耗Cu14.4g,则生成气体丁的体积为3.36L |
| C.沉淀乙一定有BaCO3,可能有BaSO4 |
| D.为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K+,可通过焰色反应直接观察焰色是否为紫色来确定 |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25℃时,pH=7的NH4Cl与NH3·H2O混合溶液:c(H+)= c(OH-)= c(NH4++)=c(Cl-) |
| B.0.1mol/LNa2S溶液:c(OH-)=c(H+)+c(HS-)+c(H2S) |
| C.25℃时,pH=2的HCOOH与pH=12的NaOH等体积混合:c(HCOO-)+ c(H+)>c(Na+)+c(OH-) |
| D.0.1mol/LNa2CO3溶液与0.1mol/L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2c(CO32-)+2c(HCO3-)+2c(H2CO3)=3c(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