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0.1mol·L-1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1盐酸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CH3COO-)>c(Cl-)>c(H+)>c(CH3COOH) |
B.c(CH3COO-)>c(Cl-)>c(CH3COOH)>c(H+) |
C.c(CH3COO-)=c(Cl-)>c(H+)>c(CH3COOH) |
D.c(Na+)+2c(H+)=c(CH3COO-)+c(Cl-)+c(OH-) |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Y2X2、Z2X4、X2W2中,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满足稳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W的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W > Y > Z > X |
B.在Y2X2、Z2X4、X2W2的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相等 |
C.X、Y、Z、W四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X7Y2ZW2的化合物 |
D.与元素Y、Z相比,元素W形成的简单氢化物最稳定,是因为其分子间存在氢键 |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 > I2 > SO2 |
B.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
C.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
D.滴加KI溶液时,转移2 mol e-时生成1 mol白色沉淀 |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
B.该有机物苯环上一氯代物有6种 |
C.该有机物可发生取代、加成、加聚、消去反应 |
D.1 mol该有机物在适当条件下,最多可与3 mol Br2、5 mol H2反应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晶体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固体,常用作光导纤维的材料 |
B.臭氧是一种有特殊臭味、氧化性极强的淡蓝色气体,可用作餐具的消毒剂 |
C.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是因为铝比铁更耐酸、碱的腐蚀 |
D.人造纤维可利用竹子、棉花、麻类的纤维材料制成,而合成纤维是利用自然界的非纤维材料(如石油、煤)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 |
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
0 |
2 |
4 |
6 |
8 |
10 |
V(O2)/mL |
0.0 |
9.9 |
17.2 |
22.4 |
26.5 |
29.9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
B.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
C.反应至6min时,c(H2O2)=0.3mol/L
D.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