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检测教室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步骤:
①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
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平铺在两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使用;
③在教室打开培养皿A ,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培养皿B不做任何处理。④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
(1)在第一步配置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起什么作用?( )
A.使培养基闻起来很香,容易吸引细菌 |
B.使培养基表面看起来很黏稠 |
C.为细菌等的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
D.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
(2)在第2步操作中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目的是 。
(3)步骤3的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4)在实验过程中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 。
(5)如果实验成功,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会发现培养皿 中的有菌落生长,而培养皿 中的没有菌落生长。
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级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1)在移栽植物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根部带一个土团,这样可以防止,并且移栽的时候要在傍晚,这样做是为了。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种子,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相同)
温室 |
A |
B |
C |
二氧化碳浓度 |
0.03﹪ |
0.1﹪ |
0.1﹪ |
温度 |
20 ℃ |
20℃ |
30℃ |
①他们在播种之前耕松了土壤,这是为什么
②你认为他们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种子。
③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的强度的影响,他们应该选择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④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
⑤为探究二氧化碳深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实验?,理由是。
⑥经实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
⑦同学们收获的萝卜,由于存放时间太久,出现了空心的现象,这是因为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遗传学飞速发展带来的成果,正在颠覆人类对生命传统的认识
福兮!祸兮!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些遗传学的新成果。
(1)1982年美国“转基因超级鼠”的成功,标志着转基因技术的成熟,上图呈现了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过程,被注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了个体较大的超级鼠。该实验研究的一对相对性状是,该实验结果说明。
(2)1996年,克隆羊“多莉”诞生,它的身世与三只母羊有关:A羊提供乳腺细胞核,B羊提供去掉核的卵细胞,C羊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而“多莉”的长相几乎与A羊一模一样,该实验结果说明。
(3)2010年5月20日,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报告,他们成功研制出了一种人造生命,被项目负责人起名为“辛西娅”(意为“人造儿”)。这种人造生命的研究方法为:用小分子有机物人工合成单细胞生物A的DNA,然后将其植入内部被掏空的单细胞生物B的体内,使之“起死回生”并开始繁殖,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实验成功的标志是“辛西娅”具有了生命的哪一项基本特征?,你认为“辛西娅”的后代应该与上述哪种单细胞生物更为相像 。
下图表示叶的平面结构和叶在夏季一天中进行物质转化的两种生命活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 图中曲线a表示的生命活动是,该活动进行的部位是细胞中的,所需要的原料是。
(2)图中结构5(叶脉)对曲线a所示生命活动的作用是通过它,曲线b(呼吸作用)与曲线a所示的生命活动相比,具有的特点是。
(3)图中6的名称和作用分别是。
下图(一)是小明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请写出小明正确的操作顺序→→→→。
(2)图A所示范的操作方法主要是可以避免。
(3)图D和图E所滴的液体分别是和。
(4)上图(二)是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
①切洋葱时,经常会有刺激性的物质,使人流眼泪,这种刺激性的物质是从图中的
[ ]中流出来的。
②细胞呈紫色的性状能代代相传,与[ ]有关。
③在显微镜下观察时,颜色最深的是细胞内的[ ]。
下图为血液循环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判断18处是毛细血管,依据是,如果要进一步科学的判断出17和18的血管类型,还要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液的。观察到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2)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应时常用滴管往盖在小鱼鳃盖上的棉絮滴水,目的是。
(3)血液流经[6]时发生的变化是。
(4)体循环起始部位是[ ],经过体循环血液所发生的变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