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或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
被提纯的物质 |
除杂试剂或除杂方法 |
| A |
Na2CO3固体(NaHCO3) |
加热 |
| B |
Fe(Cu) |
稀盐酸 |
| C |
N2(O2) |
灼热的镁粉 |
| D |
CO2(HCl) |
饱和碳酸钠溶液 |
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 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
| C.地球上CH4、CO2等气体含量上升容易导致温室效应加剧,进而引发灾难性气候 |
| 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
发展低碳经济、减少能源消耗、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这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积极开发风能发电和水力发电。 |
| B.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 |
| 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 |
| D.积极开发半导体节能灯具 |
物质X、Y、Z、W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H=△H1+△H2,则X、Y可能是
①C和CO ②P和PCl3③AlCl
和Al(OH)3④NaOH和Na2CO3⑤Fe和FeCl
中的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③④ |
某含有Na+的澄清溶液中,可能还存在NH4+、Fe2+、I-、Br-、CO32-、SO32-六种离子中的几种。将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滴加足量的新制氯水,有气泡生成,溶液变黄色;②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沉淀生;③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不显蓝色。依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该溶液
| A.一定存在Fe2+、Br--、CO32- | B.一定是呈碱性 |
| C.一定不存在I-、SO32- | D.可能存在NH4+和CO32 |
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
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 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将其全部投入50mL b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充NO是惟一的还原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金属不能溶解 |
| 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
| 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mL气体(标准状况),则b=0.3 |
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b≥80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