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实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①由H2、I2蒸气、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②实验室中用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共热制取氯化氢气体
③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④温度控制在500℃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⑤工业制取金属钾Na(l)+ KCl(l) NaCl(l)+ K(g)选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A.②③⑤ | B.①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已知复分解反应:2 CH3COOH+Na2CO3==2CH3COONa+ H2O+CO2↑可自发进行。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
溶质 |
CH3COONa |
NaHCO3 |
Na2CO3 |
NaClO |
NaCN |
PH值 |
8.8 |
9.7 |
11.6 |
10.3 |
11.1 |
表中数据提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生成碱性较弱的物质。依据该规律,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
A.CO2 +H2O+ NaClO="=" NaHCO3+HClO | B.CO2 +H2O+ 2NaClO="=" Na2CO3+2HClO |
C.CH3COOH+ NaCN="=" CH3COONa+HCN | D.CH3COOH+ NaClO="=" CH3COONa+ HClO |
常温下,下列关于pH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pH=12的溶液中,由水提供的c(OH-)一定是10-12mol/L。 |
B.把pH=2与pH=12的酸、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值为7 |
C.pH=6与pH=4的两盐酸等体和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最接近0.5×(10-8+ 10-10)mol/L |
D.在稀氨水里加入NH4Cl晶体后,pH值会降低,若再向此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的pH值都几乎不变 |
如右图所示,在U形管中装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且混合均匀的某溶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会形成一个倒立的漂亮的“彩虹”,则U形管中的溶液可能为:
A.H2SO4溶液 | B.NaOH溶液 | C.AgNO3溶液 | D.Na2SO4溶液 |
往含有S2-和Cl-的稀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原溶液中c(S2-)/c(Cl-)的比值为:
A.2V1/V2 | B.2(V2-V1)/V1 | C.2V2/V1 | D.V1/2(V2-V1) |
已知在一密闭绝热容器中,饱和石灰水中存在平衡:Ca(OH)2(s) Ca2+(aq)+2OH-(aq),现向其中加入少量CaO粉末,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析出固体的质量增加 | B.溶液的pH值不变 |
C.溶液中的OH-数目减少 | D.溶液中的Ca2+浓度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