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分别需要不同的酶催化 |
B.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化学能 |
C.叶肉细胞在有光与无光的条件下都可以合成ATP |
D.夜间,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还原所需的ATP来自线粒体 |
下图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局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为(B2十C2+D2) |
B.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总量为(B2十C2+D2) |
C.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l |
D.图中B1表示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 |
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
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 |
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B.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
C.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 D.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
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处于两个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 |
B.图中表示出了两个食物链 |
C.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 |
D.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