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胰岛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A.CO2:细胞质基质产生→细胞膜→细胞外 |
B.R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
C.胰岛素: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细胞外 |
D.葡萄糖:细胞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
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某种酶与温度的关系,b点所对应的温度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
B.曲线B可以表示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力 |
C.曲线C可以表示人体内胰蛋白酶的活力 |
D.曲线D可以表示为胃蛋白酶的酶促反应从80oC不断降温至0oC的实验中测得的反应物量的变化 |
下列关于过氧化氢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酶本质上是蛋白质 |
B.过氧化氢酶可以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被蛋白酶水解 |
C.Fe3+和过氧化氢酶都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
D.过氧化氢酶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更多的气体。 |
下列关于人体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
B.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
C.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 |
D.1分子A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形成1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
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A处上升,B处下降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D.A、B两处都不变
黄豆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成幼苗,下表是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下面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处理方法 |
称量指标 |
重量(g) |
|
种子 |
幼苗 |
||
直接称重 |
湿重 |
160 |
750 |
70℃,72h |
干重 |
138 |
118 |
550℃,16h |
灰分 |
2 |
2 |
A.幼苗的湿重增加,增加的物质主要是水
B.幼苗的干重减少,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C.灰分的重量很小,是因为大量的C、H、O在处理中逸失
D.幼苗和种子相比,有机物的种类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