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中三类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页岩石灰岩花岗岩 B.花岗岩页岩石灰岩
C.石灰岩页岩花岗岩 D.石灰岩花岗岩页岩

若乙为变质岩,则它最可能是(   )

A.片麻岩 B.大理岩 C.石英岩 D.板岩

导致图中甲处岩层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

A.背斜的底部岩性疏松被侵蚀而成 B.向斜的顶部岩性疏松被侵蚀而成
C.背斜的顶部岩性坚硬被侵蚀而成 D.背斜的顶部岩性疏松被侵蚀而成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1完成1—2题。

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的更替
C.运动物体偏向 D.地方时差异

图示季节内,P地

A.盛行东北信风 B.正午太阳高度可能达全年最大值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D.此日过后白昼逐日变长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题

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当晨昏线从CD变化到AB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小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图4反映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18—19题。

该锋面属于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

11日—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11日的深夜 B.12日的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 D.13日的日出前后

该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某原始村落的平面复原示意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16—17题。

下列关于此原始聚落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原始聚落已经有了原始的功能分区
B.图中壕沟主要是出于防御功能而修建的
C.图中居民区位于河流附近,容易受到河流洪灾的影响,所以布局在区域③处更为合理
D.图中聚落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下列关于此原始聚落居民区布局的论述,不合理的是

A.居民区选择修建在了与河流距离较近的阶地上,既可以
减少河流洪涝灾害的影响,又可以满足居民对淡水的需求
B.位于山前平原区,土壤肥沃深厚,便于发展农业
C.位于河流周围,便于从河流中直接获取食物,例如各种鱼类
D.以上说法均不合理

读“某海域海陆轮廓图”,回答14-15题。

某某船在M处海域遭遇海盗,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理论上往什么
方向航行能更快脱离险境
A.东 B.西 C西北 D.东南
图中N地以东海域有较丰富的渔业资源,对其原因的描述最不可能的

①有较广阔的浅海大陆架②有寒.暖流交汇,带来大量营养盐类
③入海河流多,带来的泥沙多④有冷海水上泛,把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