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一个国家2015年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比2014年增长20%,货币流通速度由一年5次变为4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4年售价120元的商品现在的售价为( )
| A.80元 | B.120元 | C.180元 | D.100元 |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主要是在强调:
| A.事物是普遍发展的 |
| B.认识的目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
|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老子的这一观点
| A.认为通过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更有意义 |
| B.提示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对立性 |
| C.主张知识的获得不需要通过思维加工 |
| D.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登录因特网”。从实践的特征看,这体现了 ()
| A.客观物质性 | B.主观能动性 | C.社会历史性 | D.直接现实性 |
现实生活中也会出现如图漫画中许多人哄抢蜡烛的荒诞行为,是因为
①错误的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误导作用
②人们认识不到事物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
③对待“网谣”,必须依法打击
④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因表达了感恩母亲这一人类普遍的美好情感而至今仍广为传诵。游子穿衣思人,感念母亲的养育之恩,这说明人的意识
| A.有时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 B.是对事物的直观反映 |
| C.是对事物的能动反映 | D.是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