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哲理是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服务 |
D.在人与自然之间,认识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
根据中国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某日100英镑兑换1491.78元人民币;在此后的一个交易日,100英镑兑换1537.54元人民币。材料中描述的变化过程表明
A.英镑汇率下降,人民币升值 | B.英镑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 |
C.英镑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 | D.英镑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
2013年6月某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4%,2013年7月CPI同比上涨6.5%,创近三年来新高,这加剧了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居民之所以恐惧,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
①物价全面、持续上涨②物价全面、持续地下降
③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④纸币贬值、购买力下降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M国2012年货币供应量为100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200万亿元。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币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
A.0.5次/年 | B.1次/年 | C.2次/年 | D.3次/年 |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
2012年7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GDP增速三年来首度“破8”,对此国家预调微调的力度将会加大,但出台大规模货币刺激政策的可能性较低。下列对货币认识正确的是
A.金银就是货币,所以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
B.货币与商品同时产生,本身代表购买商品的数量 |
C.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
D.只有货币才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